历史文化

景芝,因盛产灵芝而得名,是著名的北方酒镇。它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人类酿酒始祖、中国北方高粱烧酒鼻祖和中国芝麻香白酒鼻祖,被称为“中国酒文化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1.高柄酒杯见证景芝有酒五千年

1957年,景芝镇发掘出土尊、盆、罐、杯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系列酒具,最具代表性的是薄胎磨光黑陶高柄酒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记录早在五千年前,景芝先民就用谷物造酒。

2.大舜酿酒

生长于潍水流域的大舜是古东夷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中华“二十四孝”之首。当年舜进行制陶、酿酒活动的潍水河畔,即以景芝、诸城、莒县为中心地带,是史前倡行酿酒最早的人,比通常传说的酒神仪狄和杜康早近200年,被尊为“华夏人类酿酒始祖”。

3.汉代酿酒

1968年,景芝以东的凉台村发掘汉墓画像石。画像石上的庖厨图描绘先民正在酿造发酵期很短、过滤后喝的“事酒”或“清酒”。经考古专家考证这是汉代及汉代以前酿酒的主要操作方法。

4.魏晋酿酒

北魏时期贾思勰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中有制曲法八例、酿酒法四十余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酿酒技术总结。《齐民要术》所记“制曲酿酒法”就是景芝制曲酿酒术最早的描述。

5.唐朝酿酒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中写道:“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由是可证齐鲁在唐时酒业的兴盛,以及“齐地”(景芝属齐地)在中国酿酒史上的重要地位。

6.宋朝酿酒

宋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1074年-1077年),大文学家苏轼知密州,“每日必饮,每饮必诗”,写下《水调歌头·中秋》《密州出猎》等为代表的名篇。中国苏轼研究专家朱靖华用九大观点论证当年苏轼就是喝着景芝高烧写就的这些名篇佳什,堪称古代诗词中的杰作。

7.元朝酿酒

《元史·顺帝本纪》称:元顺帝至正十二年“立高密县潍川乡景芝社巡检司”。其原因是当地酒业发达,交易繁盛,商贾较多,人口密集,鱼龙混杂,盗贼生发,必设武官巡检,以维持社会治安。这是史书中最早发现有“景芝”记录的文字。

8.明朝酿酒

《读史方舆纪要》载:“万历七年设莱州府通判驻于此”;明万历《安丘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全县每年“酒课税银一百锭四贯”。一锭合十两纹银,百锭当是千两之多,可见当时的酿酒业规模之大。

9.清朝酿酒

乾隆八年,山东巡抚喀尔吉善上奏皇帝,称“察知私踩私烧聚集之所景芝镇等,向多商贾于高房邃室踩曲烧锅,贩运渔利”“潜藏影射未能尽无”。乾隆朱批“应如是留心者也”,乾隆由此知道了景芝酒。这份奏章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0.民国酿酒

1915年,山东省行政公署征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入展产品,通令“高密县”条下有“景芝烧酒”,这是景芝酒首次登上国际舞台。

11.新中国成立:

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节约粮食、严控粮食酒”的方针,景芝白干成了全省唯一保留的粮食酒,全省统购统销,消费者凭票购买。